造成目前我国普及垃圾分类进程较慢的原因是什么?
2018-02-02 08:52:34 点击:
一是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低,收运处置环节缺乏衔接。据调查,我国居民垃圾分类知晓度高达90%,但是能够参与并比较准确完成分类的人群只占总数的20%—30%,能长时间坚持的人更少。而且,垃圾分类在绝大多数城市中仅仅考虑了居民自家垃圾桶到社区公共垃圾箱这一环节,缺乏全链条的系统设计和建设运营。居民分类出来的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在运至多数城市的垃圾中转站后,并未进行二次分类分拣,分类后的垃圾往往又被环卫收运车混合在一起拉走,这严重打击了居民参与分类的积极性。
二是垃圾分类的法规制度不健全,参与主体责任缺位严重。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约束政策和激励机制,垃圾产生者和分类参与主体在责任、利益上与分类效果之间的利害关系薄弱。与此同时,法律和行业壁垒的存在,使得政府统筹规划不够,没有打通分类投放与收集收运的通道。
三是传统废旧物资回收可以直接在源头实现垃圾减量,源头垃圾分类越细,再生资源品位就越高,获利就越多,该回收网络体系的垃圾分类积极性高。与之相反,传统环卫系统原生垃圾产生量、收运处置量越大,其获得的收入就越高。这两套独立运行系统在源头上存在的利益冲突,废旧物资回收和生活垃圾分类的两套系统缺乏融合统筹,必然降低城市固废分类、收运体系的运行效率。
德州群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主营垃圾转运设备!
- 上一篇:如何加快推进垃圾分类的进程? 2018/2/2
- 下一篇:2018年危废市场在哪? 从各省危废处理能力的分布看市场机会 2018/2/1